

返回首頁 點擊率:次 發表時間:[2013-12-10 09:32]
警惕分布式光伏發電過剩
“光伏產能過快增長很明顯,到今年春節前,產能嚴重階段性過剩,產能超過60吉瓦,市場容量只有30吉瓦。” 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勃華認為。
“上游多晶硅、中游光伏組件的過剩產能正在逐步淘汰或消化。而下游光伏電站環節卻出現了過剩跡象,產能過剩有從上中游向下游轉移的趨勢。”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
持上述觀點的還有上海泰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合伙人楊秀忠,他對本報記者說:“上半年光伏行業確實出現產能過剩情況,由于西北地方大型電站消耗不少,現在光伏行業產能過剩情況有所好轉。不過,為了消化國內光伏產能,很多地方積極建設光伏電站,西部大型電站正在出現"大躍進",同時還出現審批難、并網難、輸送難等問題。而且真正適合中東部地區的分布式政策卻遲遲落實不下來。”
“目前,不管是小企業,還是大集團都在關注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個別公司在為今后光伏分布式發電大力擴展進行屋頂資源整合,部分地區的電力公司甚至也進入這個市場。”楊秀忠說。
在楊秀忠看來,光伏分布式發電可能會步入上游光伏行業后塵,出現“大躍進”。“這個行業魚龍混雜,關注的人太多,做多晶硅的、做切片的、組件的,甚至逆變器的都在逐步涉入光伏分布式發電,光伏分布式發電很有可能再次發生地面電站的"大躍進"。”楊秀忠擔心地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
國家將嚴禁新增產能項目
針對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問題,“要堅決抑制新增產能投資,嚴禁新增產能項目。”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副巡視員李忠娟11月17日在鋼鐵行業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會議上明確表示,支持跨地區產能置換,引導國內有效產能向優勢企業和更具比較優勢的地區集中。
李忠娟表示,為了落實《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將發揮價格杠桿的市場調節作用,研究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倒逼落后產能退出市場;建立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信息系統,其中包括橫向協同監管的項目信息庫和依托協會支撐的行業預警機制,發揮信息化在市場監管中的作用。
“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是一項十分復雜、艱巨而又緊迫的任務,需要各相關部門形成合力,更需要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的大力支持。” 李忠娟說。